美國研究偏振X射線技術能“看透”有機高分子結構
2012-04-2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wǎng)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借助偏振X射線散射技術,可“看透”應用于晶體管和太陽能電池等可印刷電子設備的有機高分子結構,有助于研發(fā)出更便宜、更高效的可印刷電子設備。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于4月15日英國《自然—材料》雜志上。
印刷電子是近年來在微電子領域里出現(xiàn)的一種革命性的先進制造技術,引起國際材料界、電子界、制造界及相關業(yè)界的廣泛關注和研究?捎∷㈦娮佑珊袑щ娪袡C分子的表層噴涂或印刷油墨所創(chuàng)建,該過程能讓目前的太陽能電池或電腦和電視顯示器的生產(chǎn)更為快速而且廉價。
該校物理學家哈拉爾·埃德博士和布賴恩·柯林斯博士與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邁克爾博士一起合作,想要搞清楚為什么一些工藝步驟會導致更好、效率更高的設備。埃德說:“我們希望提供一個方法來確切描述這些材料的特征,便于看到它們內部有什么及如何工作!
為此,柯林斯和埃德采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先進光源(ALS)的強大X射線,以看清在這些材料組織里的單個分子是怎樣的。他們發(fā)現(xiàn),表現(xiàn)最好的設備所使用的材料中具有特定分子校準的特征。
柯林斯說:“在晶體管中,我們發(fā)現(xiàn)當分子間的校準增加時,設備就會有好的表現(xiàn)。以太陽能電池為例,我們發(fā)現(xiàn)在設備的界面校準分子,會成為更有效捕光的關鍵。這是研究人員第一次在微分子狀態(tài)下真正看清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柯林斯說:“我們希望這項技術將給從事這類材料基礎研究的人員和制造商更深入的了解。唯有理解這些材料是如何工作的,才可以提高相關設備的性能和商業(yè)的可行性!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wǎng)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jīng)本網(wǎng)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南京大學王樂勇、林晨團隊《Coordin. Chem. Rev.》:基于主客體系統(tǒng)的結晶伴侶在難結晶分子結構鑒定中的研究進展 2025-06-02
- 天津大學宋東坡教授課題組 Adv. Mater.: 無視角依賴、高飽和度植物油基高分子結構色顏料 2025-03-06
-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韓悅/中科院化學所周恒 Angew:可雙循環(huán)回收聚酯的分子結構設計 2025-01-25
- 蘇州大學李剛教授、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Wai Cheong Tam博士 IJBM:牙周組織生物大分子研究進展 2025-05-22
- 美國東北大學白若冰教授課題組:液晶彈性體的熱力耦合中的合成-加工-性能關系 2024-12-04
- 蘇大李剛教授、美國Tufts大學Ying Chen教授/David Kaplan院士合作 AFM:人工培養(yǎng)肉 - 食品行業(yè)的可持續(xù)解決方案 2024-11-12